学院概况
浙江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人工智能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的经济信息管理系,是浙江财经大学办学历史比较悠久的学院之一。现有大数据统计方法与应用二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软件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涵盖管理学和工学两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共1200余人。电子商务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9人,其中高级职称44人。学院现有博士57人,占比82.61%,其中外籍博士和海外名校博士5人,985高校博士44人,同时聘请了多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学院特聘教授。学院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1人、浙江省151第二层次人才1人、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才1人、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高层次拔尖人才1人和青年优秀人才2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省级优秀教师1人。
学院密切结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行业人才最新需求,依托学校金融、财会等优势学科和专业,培养具有财经专业背景知识的复合型、创新型信息人才。学院积极探索分类培养、多元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成果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奖。据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显示,我院四个专业全部上榜位列全国同类专业前50%,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全国排名68位,获评B+级;电子商务全国排名47,获评A级;软件工程全国排名144,获评B级;人工智能全国排名101,获评B级。据邱均平版《2020-2021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显示,学院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分别获评中国四星级和三星级专业。
学院实践教学条件优越。获批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首批试点高校,学院实验中心为浙江省“十三五”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中央财政专项和省财政专项建设项目共7项。学院与浙江省审计厅共建了浙江信息化审计理论研究中心,与思科共建了思科网络学院,与Oracle共建甲骨文学院,与益和共建ERP实践实习基地,还与阿里巴巴、科大讯飞、达内集团、杭州城市大数据运营、杭州同花顺、浙大网新、信雅达集团等知名IT企业共建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密切结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行业人才需求,依托学校金融、财会等优势学科和专业,培养具有财经专业背景知识的复合型、创新型信息人才。2017-2021年,学生在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等重要学科竞赛中,获国际级奖项46项、国家级奖项138项、省级奖项267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71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计划)立项42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大批毕业生进入微软、阿里巴巴、腾讯等知名IT企业,以及金融、财政、税务等财经类行业及政府部门就业,平均薪酬位列全校前茅。学院考研氛围浓厚,历届毕业生先后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英国爱丁堡大学、悉尼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海外名校及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进行深造。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金融大数据分析与管理方向)
本专业成立于1987年,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多位教师入选高被引学者榜单。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财经等背景知识,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商务数据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以及企业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能在金融机构、IT企业、咨询机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分析、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以及信息管理与咨询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学生参与国家创新项目和ACM、数学建模等竞赛获奖近100项,省级以上项目和奖项生均1.08项,覆盖率超33%,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高。涌现一批学子赴知名高校深造,深造率位列学院前列。众多毕业生在微软、阿里巴巴、腾讯、Infosys、海康威视等著名IT公司工作,也有众多学生进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石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通信和银行领域的优质国有企业工作;亦有不少同学进入国家税务局、温州公安局等公务员行列工作。
核心课程
管理学原理、金融学、经济学原理、基础会计、管理运筹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开发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Python与数据分析、商务智能、人工智能基础、大数据开发技术、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金融科技、金融数据分析、智能量化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IT项目管理、企业管理软件(SAP)高级应用、企业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审计、金融信息系统开发实践等。
主要创新活动:服务外包、程序设计、软件设计、国创、新苗、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等
就业去向
在金融机构、IT企业、咨询机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分析、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以及信息管理与咨询等工作。
人工智能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是全国财经类高校和浙江省属高校首批建设专业,其前身是拥有二十多年办学历史的省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专业面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发展需求,结合财大传统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核心作用为导向,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应用技能熟练、能够灵活运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的原理与方法、具备智能解决方案设计能力的“人工智能+ 经管”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将具备多领域交叉融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组织领导能力,能够在IT 企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生产、管理和技术咨询等工作。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23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人,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教师15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省级人才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
本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3年,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级奖项12项、国家级奖项30多项、省级奖项百余项。近3年,学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或考上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杜克大学等名校研究生,或就职于微软、腾讯、阿里、网易、字节跳动、海康威视、同花顺、恒生等知名IT名企,亦有众多学生进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宁波银行、中国移动等优质国有企业工作;也有不少同学进入公务员行列工作。
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工程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建模与创新思维、博弈论及其应用、人工智能导论、Python高级程序设计、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嵌入式接口技术、智能物联网应用技术、机器人创新实践、系统开发实训、数字经济应用实践、大数据开发技术、前端开发技术、移动开发技术、Web开发技术、经济学原理、金融学原理、互联网金融与区块链、商务智能、量化金融分析等。
就业去向
在金融机构、IT企业、政府部门、科研部门、教育和行政部门等单位从事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相关领域的智能系统与工程、智能信息处理、数据分析、软件开发、智能行为决策等方面的研究、生产、管理和技术咨询等工作。
电子商务专业(智能商务方向)
本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以“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为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管理和信息经济理念,熟悉电子商务及经济、管理和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理论,掌握信息技术和智能商务应用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素质,能在电子商务企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互联网业务部门,从事商务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应用、互联网产品研发与运营、智能商务系统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创新能力突出,近几年升学率近30%,在各类学科竞赛获奖比例超70%,近1/3的毕业生就职于阿里、网易、恒生等IT名企。专业排名连年上升,2022年软科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36名,等级为A。
核心课程
智能系统开发方向:Web前端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移动开发技术、Web开发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双语)、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互联网运营方向:UI设计、数字化营销、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数据化运营、跨境电子商务(双语);商务大数据分析方向:管理运筹学、Python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商业数据分析(双语)、商务智能(双语)。
主要创新活动:电子商务竞赛、服务外包竞赛
就业去向
在IT企业、其它企业的互联网业务部门、机关事业单位等从事智能商务系统开发与管理、互联网产品研发与运营、商务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应用等工作。
软件工程专业(智能金融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智能金融)以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基本立足点,结合学校应用经济学优势学科背景,形成“软件工程+智能金融”专业定位,培养具有宽广的经济与金融背景知识,掌握先进的软件开发、大数据实战、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技术,有能力在软件工程与人工智能等专业方向继续深造,或在IT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信息化部门等从事软件系统,特别是智能金融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软件人才。
近几年来,本专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薪资连续三年位居全校首位。本专业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科研训练项目和本科生论文发表中取得突出成果,近五年多类指标均居全校各专业首位。
本专业为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核心课程
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项目实践(前端、Java EE、全栈开发)、经济学原理、金融学原理、金融工程、量化金融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导论、大数据开发技术、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移动应用开发等。
主要创新活动:ACM程序设计竞赛、程序设计天梯赛、软件设计大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就业去向
在IT企业、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政府信息化部门等从事人工智能应用实践,大数据软件系统,特别是智能金融大数据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